第四届中国国际成人用品及生殖健康展览会于2008年8月12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此次展会对比往届,除了在形式上改变以外,秉承了前几届成功的经验,保留了很多优秀的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由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展出的部分中国古代性文物。其中很多有价值的文物说明中国古代性文化的博大精深,决不是对性文化的忌讳和摒弃,恰恰说明如此深厚文化底蕴的产业,值得我们去继承,去发扬,这也正是我们现在两性产业的发展方向――专业健康性、历史文化性。
展会中,聘请了刘达临、阮芳赋、吴敏伦、彭晓辉、胡宏霞5位世界上知名性学专家,现场演讲。虽然各自演讲内容侧重点不同,但是都谈到了中国古代性文化的源远流长与我们现代人性学观念的逐步改变,从这些权威人士对性产业的调查分析报告,不难看出,中国性文化产业正在向专业性、文化性迈进。笔者之所以将性健康行业称之为“产业”,其依据就是随着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世界也会越来越丰富,两性话题就不单单是从健康状况而言了,也会成为人类消遣、娱乐的精神生活。正如阮芳赋教授在自己的著作里,对“自慰”“手淫”这个词,用“自娱”代替,其实“自慰”有自我安慰意思,“手淫”一词更是低俗,但是“自娱”却不同,说明这是一种消遣,一种放松,也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和对未来性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引。彭晓辉教授在演讲中谈到,中国古代就有“食色,性也”,的说法,也就是说人生两件大事:吃饭和性情,吃饭当然是天经地义的,尤其是中国对饮食文化的传承发展是最积极的,但是对于“性”却做得说不得。而这次展会上琳琅满目的两性用品,丰富多彩的内衣秀,参展者年龄层次的落差都说明其实我们不排斥性,我们有这方面的向往,也就是说有了性文化的种子,现在又有了其生根发芽的市场土壤,中国两性产业的发展一定是长足的。
有文化的事物就有市场,我们在从市场获取利润的同时,也要注意与文化的结合,因为有文化的事物才有耐人寻味的韵味,也就会有更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将文化与市场有机衔接,才能将两性产业真正做大做强。有了文化的积淀,就能保证市场的不断拓展,而市场的不断拓展也为文化的积淀提供了土壤,研究文化才能对此行业细化,深入了解,才能做得更加专业,经过长期专业的分析与运作,形成的又是一种文化,一种值得代代传承的文化。